第一百三十九章 参观国子监
刘铭华晕道:“什么?玄奘还没有去取经?还在长安城?对了,是不是在慈恩寺?” 长孙嘉庆一头雾水道:“玄奘确实还在长安。不过,现在他刚刚到了无漏寺。你说的慈恩寺?我可从未听过!” “哦,我知道了!过几天,你陪我去下无漏寺!”刘铭华好像隐隐约约记得,现在真没有慈恩寺!慈恩寺是为了纪念长孙皇后去世建造的。现在长孙皇后还好好的,怎么可能有慈恩寺? 接下来,几个人继续往前走。 国子监虽是为朝廷培养人才,是官学,毕竟是学术机构。学者之间走访、交流学术是必然之事,要是规定太严苛,不准见面,反倒抑制了学术的发展,因此,只要有学生带领,外人也可以入内。 “这是井亭,东面这门叫敬持门,通孔庙。每当祭祀之时,这里的博士、生员进进出出,人来人往,好不热闹。”长孙嘉庆一边走一遍真是个好导游,逐一介绍。 从中间大门进入,刘铭华一惊,就看到学舍一幢接一幢,宽大明亮,一眼望不到头,就是现代高等学府也没有这等规模。刘铭华虽然有了心理准备,但还是没想到国子监竟然如此宏大,不惊讶不行。 马周也是非常惊讶,他也是第一次进来这里。 长孙嘉庆笑着介绍:“武德元年,高祖下旨办学,修建国子监。那时的国子监不大,只有四百来人,都是朝廷官员子弟,没有四门俊生。到了武德七年,战事平息,天下一统,高祖扩建了国子监,设立子四门学,百姓庶民可以凭才艺进国子监求学。 “贞观年间,太宗皇帝下旨大征天下儒士,充实国子监。增修学舍无数,扩大了太学、四门学博士和生员,才有今日之盛。